死輕鴻毛的成語故事

拼音sǐ qīng hóng máo
基本解釋鴻毛:大雁的毛。比喻死得微不足道,毫無意義。
出處西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太山,或輕于鴻毛,用之所趨異也?!?/p>
西漢時期,太史令司馬遷為實現父親的遺愿繼續編著《史記》,因李陵事件被施以酷刑。他強忍痛苦,終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歷史巨著《史記》。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談到對死的認識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輕于鴻毛?!?/p>
死輕鴻毛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死輕鴻毛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浪跡江湖 |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跡江湖?!?/td> |
| 眾多非一 | 漢 王充《論衡 別通》:“孔子道美,故譬以宗廟,眾多非一,故喻以百官。” |
| 一視同仁 | 唐 韓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,篤近而舉遠。” |
| 風馳電掣 | 《六韜 龍韜》: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 |
|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?!?/td> |
| 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| 以身試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明慎所職,毋以身試法?!?/td> |
| 一干二凈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們是‘無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凈,看他如何?” |
| 營私舞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南洋兵船雖然不少,叵奈管帶……營私舞弊,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?!?/td> |
| 通都大邑 | 唐 韓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強之間,而不知為備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