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牙鑿齒的成語故事

拼音mó yá záo chǐ
基本解釋咬牙切齒。形容兇狠的樣子。
出處清·錢謙益《刻<鄒忠介公奏議>序》:“嗚呼!天地間之元氣終不可以滅己,而讒夫小人磨牙鑿齒者,相仍而未艾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磨牙鑿齒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磨牙鑿齒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吠影吠聲 | 清 梁啟超《管子傳》第一章:“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無之,乃反吠影吠聲。” |
此一時彼一時 | 語出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彼一時,此一時也。五百年必有王者興,其間必有名世者”。 |
望塵莫及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趙咨傳》:“復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(jīng)滎陽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咨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 |
日日夜夜 | 洪深《青龍?zhí)丁返诙唬骸斑@里,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,車的暈倒在水車上。” |
安安靜靜 | 清 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45回:“只見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靜靜,那頂門內(nèi)透出一條赤色真龍。” |
拭目以待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朝廷舊臣,山林隱士,無不拭目以待。” |
如法炮制 | 宋 釋曉瑩《羅湖野錄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書,明藥之體性,又須解如法炮制。” |
經(jīng)緯天下 | 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普施明法,經(jīng)緯天下,永為儀則。”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路宿于石門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?’” |
漚沫槿艷 | 《太平廣記》第351卷:“某非獵食者,哀君情切,因來奉救。漚沫槿艷,不必多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