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以復加的成語故事

拼音wú yǐ fù jiā
基本解釋復:再。再也不能超過。指程度達到了頂點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下》:“宜崇其制度,宣視海內,且令萬世之后無以復加也?!?/p>
公元9年,王莽改漢為新朝,自己稱帝,為了顯示自己能夠建立萬世帝業,下令給自己修宗廟,在長安城郊劃出數百頃土地開工建設,大臣崔發、張邯討好他說:“您的宗廟應造得氣勢恢宏才行,即使千秋萬代以后,在后人眼里仍然是無以復加、舉世無雙的。
無以復加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無以復加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卑諂足恭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為人巧佞、卑諂足恭而心刻深?!?/td> |
青山綠水 | 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下卷:“在夷陵,青山綠水,日在目前,無復俗累。” |
見多識廣 |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還是大家寶眷,見多識廣,比男子漢眼力,到勝十倍?!?/td> |
紫陌紅塵 | 唐·劉禹錫《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,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:“紫陌紅塵拂面來,無人不道看花回。玄都觀里桃千樹,盡是劉郎去后栽。” |
窮鄉僻壤 | 宋 曾鞏《敘盜》:“窮鄉僻壤、大川長谷之間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錢,無告糴之所?!?/td> |
肝膽欲碎 | |
廣闊天地 | 毛澤東《<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>一文按語》:“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,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?!?/td> |
臨危受命 |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?!?/td> |
功成名就 |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譽不可虛假。” |
不費吹灰之力 | 清 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7回:“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,撫臺便這樣的信從,若替他辦那事,自不費吹灰之力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