沖鋒陷陣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ōng fēng xiàn zhèn
基本解釋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英勇。
出處《北齊書 崔暹傳》:“沖鋒陷陣,大有其人。”
沖鋒陷陣的典故
北魏末年,政權分裂為西魏和東魏。東魏掌握軍政大權的是高歡父子。為官清廉正直的崔暹忠于高歡,經常上書彈劾那些貪官污吏,讓他們一一入獄。高歡對此十分高興,稱贊他敢于沖鋒陷陣,不徇私情,使國家吏治變得嚴明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沖鋒陷陣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精雕細刻 | 《共青團員;要做八十年代的帶頭人》(1982年2月5日《中國青年報》社論):“要以平等交心的態度;點點滴滴、精雕細刻;因勢利導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。” |
出師無名 | 《新唐書·東夷傳·高麗》:“莫離支殺君,虐用其下如檴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師無名哉?” |
旦夕之間 | 漢·無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葦一時紉,便作旦夕間。”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誅求無度 | 《舊唐書·于頔傳》:“擅興全師,僭為正樂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殺戮不辜,誅求無度,臣故定謚為厲。”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語云,逢人只說三分話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 |
算無遺策 | 《晉書 桓玄傳》:“自謂經略指授,算無遺策。” |
當機立斷 | 漢 陳琳《答東阿王箋》:“秉青萍干將之器,拂鐘無聲,應機立斷。” |
大樹將軍 | 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諸將軍并坐論功,異常獨屏樹下,軍中號曰‘大樹將軍’。”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