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苗助長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á miáo zhù zhǎng
基本解釋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
出處郭沫若《雄雞集 關于發展學術與文藝的問題》:“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,叫做‘拔苗助長’。結果被拔起的苗不僅不能成長,反而枯槁了。”
拔苗助長的典故
從前宋國一個農夫擔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長不高,就天天到田邊去看。三天過去了,禾苗沒見動靜。他想出一個辦法,就急忙奔到田里,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。回去對兒子說禾苗長高了一大截,兒子跑到田里一看,禾苗全都枯死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拔苗助長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稱王稱霸 | 宋 汪元量《讀史》詩:“劉項稱王稱霸,關張無命無功。” |
| 風言影語 | 清·梁紹壬《兩般秋雨庵隨筆·致趙秋舲書》:“猥以春來王粲之不歸,論傳海外東坡之憶死,風言影語,莫識來因,一介鯫生,何忌何惜!” |
| 說東道西 | 杜鵬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老工程師哪有工夫聽別人說東道西?” |
| 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| 意氣風發 | 三國 魏 曹植《魏德論》:“武皇之興也,以道凌殘,義氣風發。” |
| 投石問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12回:“此名為‘投石問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溝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實地,再沒有聽不出來的。” |
| 到此為止 | 陳忠實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嘆口氣:‘完了。到此為止。’” |
| 冠絕一時 | 《晉書·劉聰載記》:“十王習擊刺,猿臂善射,彎弓三百斤,膂力驍捷,冠絕一時。” |
| 紛亂如麻 | |
| 風俗人情 | 唐 杜牧《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,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