狹路相逢的成語故事

拼音xiá lù xiāng féng
基本解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
出處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:“不如做個計較,放了他回去,狹路相逢,安知沒有報恩之處?”
狹路相逢的典故
古時營丘讀書人喜歡無事生非,愛與人胡亂爭辯,把無理說成有理。他來到艾子家,問艾子為什么大車與駱駝的脖子上都掛個鈴。艾子告訴他為了防止夜里他們狹路相逢,無法避讓。營丘人又列舉很多古怪的例子,艾子則諷刺他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狹路相逢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墨守成規 | 清 黃宗羲《錢退山詩文序》:“如鐘嶸之《詩品》,辨體明宗,固朱嘗墨守以為準的也?!?/td> |
| 芒刺在背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霍光傳》:“宣帝始立,謁見高廟,大將軍光從驂乘,上內嚴憚之,若有芒刺在背。” |
| 信口開合 | 元 關漢卿《魯齋郎》第四折:“你休只管信口開合,絮絮聒聒。” |
| 高蹈遠舉 | 宋·王琳《野客叢書·穆生鄒陽》:“穆生高蹈遠舉,意蓋有在,逆知異日必不能免,非知幾疇克爾哉?!?/td> |
| 反哺之私 | 晉 成公綏《烏賦》:“雛既壯而能飛兮,乃銜食而反哺?!?/td> |
| 風馳電掣 | 《六韜 龍韜》: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 |
| 余波未平 | |
| 意氣風發 | 三國 魏 曹植《魏德論》:“武皇之興也,以道凌殘,義氣風發。” |
| 鼻青臉腫 |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44回:“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,趁著軍官作下揖去,不能防備,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?!?/td> |
| 兵無常勢 |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虛實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趨下;兵之形,避實而擊虛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敵而制勝。故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;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謂之神?!?/td> |